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偷拍自偷拍亚洲精品,成年黄污无遮挡无码网站,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video id="kf9hn"></video>

<i id="kf9hn"><strike id="kf9hn"><cite id="kf9hn"></cite></strike></i>
<u id="kf9hn"></u>

  • <video id="kf9hn"></video><wbr id="kf9hn"><object id="kf9hn"></object></wbr>
    <u id="kf9hn"></u>
      <video id="kf9hn"></video>
  •  

    首頁 > 讀書 > 動態(tài)新聞

    中國的品格——北京大學(xué)教授樓宇烈訪談

    2015-01-26 10:26:44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黃海貝

      根源性典籍,我們大概可以用“三、四、五”這三個數(shù)字來加以概括,就是三玄、四書、五經(jīng)。三玄是指《老子》《莊子》《周易》;四書是指《大學(xué)》 《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指的是《周易》《三禮》《書經(jīng)》《詩經(jīng)》,還有《春秋》(三傳)。加起來是多少呢?12本。在這12本書里,五經(jīng)里面的 《周易》跟三玄里面的《周易》是重復(fù)的,減掉一個,等于11本。另外,四書里面的《大學(xué)》和《中庸》其實是《三禮》里面的《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如果把它 們再放到《禮記》里面去,又少了兩篇,等于9本,這9本書就構(gòu)成了中國本土原生儒道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佛教傳入中國,并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體結(jié)構(gòu)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它的一些典籍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從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比較普 遍、比較深遠這一角度,相對應(yīng)于中國本土原生儒道文化原典“四書五經(jīng)”,佛典中最值得重視的是“九經(jīng)”、“三論”、“一錄”。九經(jīng)指《金剛經(jīng)》(及《心 經(jīng)》)、《法華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阿彌陀經(jīng)》《涅槃經(jīng)》《維摩詰經(jīng)》《圓覺經(jīng)》《楞嚴(yán)經(jīng)》《六祖壇經(jīng)》;三論指《中論》《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一錄指 《景德傳燈錄》。

      毫不夸張地說,如果不了解這些根源性典籍,就很難了解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反過來,即使了解了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不能將它們統(tǒng)攝到這些根源性典籍里,也把握不住中國文化的理論基礎(chǔ)和核心價值觀念。所以,這些根源性典籍是我們把握中國文化根本精神的必讀書。

      近代以來,中國學(xué)人思想也在不斷變化,最初嚴(yán)復(fù)、康有為這代人,借用西方的一些理論或是名詞概念來詮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之后的一 代學(xué)人,開始慢慢用西方的理論體系重新構(gòu)建中國的思想,用西方的價值觀來詮釋中國的價值觀,使得中國文化本來的含義漸漸被消解了。中國文化越來越洋化了, 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醫(yī)西化,用西醫(yī)的理論把中醫(yī)的精髓一點點給消磨掉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從源頭性的典籍入手去體會中國傳統(tǒng) 文化,而不應(yīng)該直接從現(xiàn)代人的詮釋中去追尋。因為現(xiàn)代人的詮釋已經(jīng)很難把握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了。

      黃海貝:我注意到,您在闡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時,強調(diào)人文精神是它最主要和最鮮明的一個特征,而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為根本,為什么?

      樓宇烈:早在西周時期,中國的典籍里就有“人為萬物之最靈最貴者”這樣一種思想。所謂“最靈”,就是最有靈性的;“最貴”,就是最重要的。萬物 中間什么最重要呢?就是人。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人被認(rèn)為是直接參與到天地的變化中去了。如果沒有人的參與,這個天地的萬物是無序的,所以天地跟人并列為 三,稱為天地人三才。

      荀子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人為什么能理萬物呢?荀子認(rèn)為關(guān)鍵是人有禮義廉恥這樣一種倫常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確定了人有各自不同的地位和分工,由此就能形成一個有效的群體,可以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能支配萬物,治理萬物。

      人文這個詞,最初出現(xiàn)在《周易》里:“剛?cè)峤诲e,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來,許多思想家和學(xué)者對這句話作了解釋。比如說三國時魏國的王弼就解釋說:“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文也。”

      顯然,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種文明的辦法,以詩書禮樂來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個人倫有序的理想的文明社會。這便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兩個 十分顯著的特點。一是高揚君權(quán),重視師教而淡化神權(quán)。中國古代最崇敬的是“天地君親師”,“天地”是萬物的生命之源,“親”是某一類生命的來源,代表的是 某一類的祖先。而“君”和“師”是教化的根源。在中國文化中,那種至高無上、全知全能的神是沒有的。在中國歷史上,神權(quán)從來沒有超過王權(quán)。二是高揚明道正 誼,強調(diào)人的道德的自我提升和完善。既然人在天地萬物中是最有主動性和能動性的,那么人自身的提升就是最根本的。所以在中國文化中,明道、正誼、節(jié)制物 欲、完善自我的人格這樣一些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