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北京市紀委書記葉青純在北京市兩會上接受記者采訪,當被問及“有評論說,目前官場腐敗的存量呆賬比較大,官場人心惶惶”時,葉青純表示,如果說“人心惶惶”,那本身就有腐敗行為,要不然慌什么呢?(1月25日《京華時報》)
自打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體制內(nèi)“公務員不好當”、“官員是高風險職業(yè)”的抱怨之聲便不絕于耳;打虎滅蠅“動真格”的反腐業(yè)績,更讓官僚階層為之唏噓震顫,尤其是隨著反腐由個案懲處到對塌方式、系統(tǒng)性、家族式腐敗的深挖細究,用“人心惶惶”形容官場上某些人的心態(tài)或并不為過。不過,葉青純一句“不腐敗慌什么”的反詰,卻直擊了問題的要害,也道出了一種“自信”境界。
常言道“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官員果真是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干干凈凈為官,又何以面對零容忍的高壓反腐而心神不寧、惶恐不安?圍觀“人心惶惶”,除了做賊心虛的緣由,恐難再有他解。
也許,終日里忙于官場來往、追逐功名利祿的貪腐官員,真的是身不由己或當局者迷,只有當因東窗事發(fā)而翻身落馬或身陷囹圄時,才能真正“得閑”對“該不該”“值不值”等問題捫心自問、虔誠思過。君不見“算賬”“遺憾”“悔恨”已成入獄貪官們的習慣性心理軌跡。
云南永善縣墨翰鄉(xiāng)黨委書記陳勇因受賄225萬元獲刑14年。他在懺悔書中為自己算了經(jīng)濟賬,結(jié)論是“受賄不劃算,損失太慘重”;被判有期徒刑14年的河南西平縣原縣委書記王廷軍,同樣以“算算事業(yè)賬、經(jīng)濟賬、親情賬、名譽賬、健康賬,感覺得不償失”而為官員群體現(xiàn)身說法。只可惜悔之晚矣。
其實,貪官們在伸手撈錢時,并非沒有如意的“盤算”,只是這種“盤算”建立在“神不知鬼不覺”“行賄人不會供出”的僥幸和希冀“下半生榮華富貴”的虛幻之上!安桓瘮』攀裁础眲t是一種飽含自信、踏實、無悔和幸福的人生境界。官做多大算高,錢斂多少算多?為貪慕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財而貽害官員的前程、自由和幸福,不值。成就官員無憂無怨、氣定神閑的無悔人生,需要守得住清貧、抵得住誘惑的“不想腐”的正氣與雅量。(張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