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六一兒童節(jié)到了。記者此前專赴貴州,探訪了兩戶大山深處鄉(xiāng)間的孩子。
兩家的孩子都患有不同的先天疾病。孩子們的母親因為不同的原因離開了他們。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只能年節(jié)的時候回鄉(xiāng)探望一下孩子。老人們帶著兒孫在鄉(xiāng)間艱辛地生活。
苗家山村里難見笑容的雙胞胎
大雙、二雙好像心事重重
4歲的二雙接過餅干,馬上拆開包裝,又懂事地拿出一半分給哥哥大雙。兄弟倆坐在門前一根方木條上,自顧自地吃起來。兩個孩子一句話不說,臉上沒有笑容,二雙更是時不時緊皺雙眉,大雙的眼睛里則透著尋問的目光。
無論家里的大人、村民、村干部怎樣逗他們,兩個孩子都是一句話不說,不露笑臉。孩子的舅舅拉著兩個孩子一起照相,他們還是不說不笑。問他們幾歲了?大名叫什么?想不想爸爸媽媽?孩子們始終一言不發(fā)。
兩個4歲的孩子完全沒有兒童天真爛漫的神情,倒仿佛心事重重一般。
出生八個月失去母愛
這是貴州的一個苗家山村。大雙、二雙是一對雙胞胎兄弟。大雙叫楊濤,二雙叫楊波。兩個孩子出生在六盤水市六枝特區(qū)墮卻鄉(xiāng)大山深處的半坡村。
孩子的舅舅曹永亮清楚地記得,孩子的母親陳付香是2010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那天去世的。那年,陳付香年僅28歲。兩個孩子出生還不到8個月。
村里人記得,陳付香在村里被一只小狗咬傷了右腳腕,也沒有打針。一個月后的一天,她正在干活,突然發(fā)病。病得很厲害,怕風,怕水。她當天被送到六枝的醫(yī)院,但沒有搶救過來,第二天就病亡了。醫(yī)院診斷她死于狂犬病。
曹永亮說,兩個孩子此后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孩子的母親生前沒有跟孩子一起照過相。曹永亮拿著陳付香的照片問孩子:“這是誰?”兩個孩子還是沒有回答。
孩子患有先天病癥
大雙、二雙的家人說,兩個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先天疾病。村里人叫作“漏腸”。兩個孩子一出生就這樣了。孩子的外婆上山采來草藥給兩個孩子治。二雙一個月后全好了,但大雙卻沒見效果。
曹永亮說,這個病讓大雙很痛苦。每當變天的時候,大雙就會犯病,痛得很。一痛就是好幾天。犯病時大雙就整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不起床。
村里人打聽過,大雙的病可以治,要做一個大手術(shù),大概要花一萬五千元左右。曹永亮說,孩子的父親總說要帶孩子去治病,但是一直沒有實現(xiàn)這個愿望。孩子的病就拖下來了。
孩子的事情很“惱火”
村主任陳正蘭女士覺得孩子的情況很“惱火”!皭阑稹痹诋?shù)氐囊馑季褪恰胺鸽y”。
孩子的母親去世后,孩子的父親楊學亮就開始外出打工。每年楊學亮也會回村,每次回村待個十幾天,但也沒有帶錢回來。楊學亮今年回村再出外打工時,把雙胞胎的哥哥楊松帶走了;蛟S也是為了減輕一點家人的負擔。此前三個孩子都是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在陳正蘭的印象里,孩子的父親楊學亮是個老實人。楊學亮妻子陳付香去世后,村里為雙胞胎和他們有殘疾的外婆爭取到了低保。每人每月60元。孩子們的低?梢阅玫18歲。如果他們能上大學,還可以拿到大學畢業(yè)。
一個老人和三個孫子女
三個懂事的孩子
67歲的蔣開珍帶著三個孫子女從集上回來。她把采的草藥背到集上賣了十幾元錢,給孩子們每人買了一個兩元錢的玩具。
正在屋里看電視的三個孩子,接過客人帶來的飲料,馬上拆開分了喝了。兩個男孩不一會兒從屋里拿出一個黑色的塑料袋,經(jīng)過奶奶同意后,拿出里面裝的芭蕉。大哥羅成拿出一根芭蕉先遞給了客人。客人說不要。弟弟羅維又把芭蕉硬塞在了客人手里。
孩子們的眼睛
這三個可愛的孩子住在貴州安順紫云縣白石巖鄉(xiāng)大山里的小灣村。大哥叫羅成,今年8歲;弟弟羅維,今年7歲;小妹妹叫羅婷,今年6歲了。
初見三個孩子,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眼睛跟常人不同。每個孩子的雙眼都顯出白色,好像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白膜罩在了眼球上。
孩子們好像并不在意,也不在乎旁人觀察他們的眼睛。他們走路,看電視也沒有顯示出吃力的樣子。
孩子的父親羅禮順的眼睛跟三個孩子的眼睛一樣。他說,他父親的眼睛也是這樣。祖上幾代人都這樣,是遺傳下來的。到他們這代,只傳給了他。他的弟弟眼睛正常,黑色的,跟他們的母親蔣開珍一樣。弟弟的孩子眼睛也正常,黑色的。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中國圓計劃發(fā)起人委員會執(zhí)行主席付一然先生,2013年的時候得知了三個孩子的情況。付一然給孩子們拍了照片,帶回北京,請協(xié)和醫(yī)院的眼科專家看過。專家認為,孩子們的眼睛應(yīng)該是一種疾病,通過手術(shù)可以治療。
羅禮順說,他的眼睛視力正常,沒有影響他的生活。孩子們的生活也沒因為眼睛受到影響。大兒子羅成上學了,讀書也不受影響。
聽兒子這樣說,蔣開珍會插話說,眼睛要做手術(shù)。羅禮順說他還沒錢做這樣的手術(shù)。
維持生計的老人
女兒婷婷出生兩年后,羅禮順說孩子們的媽媽就不辭而別了,至今已有四年多了。孩子們的母親離開后,三個孩子就靠奶奶蔣開珍一個人撫養(yǎng)。
蔣開珍每個季度可以領(lǐng)到將近300元的低保費。為了維持生計,撫養(yǎng)三個孫子女,蔣開珍要下地干活,種玉米,每年能有兩千斤左右的收成。這樣孩子們就有飯吃了。蔣開珍捧出一把玉米說,平常天天吃的主食主要是玉米飯。
蔣開珍說現(xiàn)在她養(yǎng)了一頭小牛,一兩年后小牛就能幫她下地干活了。她還養(yǎng)了三頭小豬,一年后就能有肉吃了。
讓蔣開珍露出笑容的事情,就是想到每年臘月,外出打工的丈夫、二兒子也能回家。那時候一家人能團圓幾天。羅禮順說,他也想多回家?墒敲看位丶衣焚M就要花近千元,還不如省下來寄給家里用。他和弟弟有分工,母親主要由他贍養(yǎng),父親則由弟弟負責。再說,家里屋子小,一家人都回來也住不下。
蔣開珍帶著三個孩子住在小灣村路邊的一個四間的屋子里。房子是政府幫助修建的。平常蔣開珍帶三個孩子住一間,一間是廚房,一間當廳,還有一間可以住人。
本版文并攝/本報記者 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