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兒老師的故事
王波是6名教師中進校時間最長的,她教過的學生有30多名。通過語言康復訓練,大部分孩子從這里走出去的時候基本能說出男生、女生和自己的名字,能從1數(shù)到100。
3歲半的陳飛是王波的學生,經過一年半的訓練,戴上助聽器,孩子已經能跟隨在西安打工的父母正常學習。感激之余,媽媽還經常帶一些零食和衣服來看望這些孩子。
王波說,汶川地震當天,感覺教室搖晃劇烈,她和老師們一人抱一個孩子往樓下跑,找來皮卡車,和孩子們避到丹江公園的空地上。那一夜,老師都在公園里圍攏著看護孩子。
孩子們和王娟老師在一起最開心。8名孩子排好隊形,隨著音樂響起,在老師的手勢引導下,孩子們扭著小屁股,跳起了舞蹈《小花貓》。
王娟說,孩子團結友愛意識非常強,每次不管是老師還是社會好心人給送來的小零食,大家都是平均分著吃,沒有一個搶著獨自吃的。
孔利青老師認為這份工作是一個良心活,也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業(yè)。這些孩子都是弱勢群體,需要靜下心來,掌握孩子的心理,乃至一個簡單手勢所要表達的意思。唯有孩子們感受到了愛心,才會覺得自己是陽光的、幸福的。
“只要孩子們健健康康成長,我再辛苦也高興。”55歲的保育員曹存芳說,雖然跟孩子們無法進行語言交流,但心靈相通。任俊帆患有軟骨癥,剛到學校路都走不了,現(xiàn)在已經慢慢適應了。從晚上洗腳睡覺,到早上起床、刷牙、洗漱、吃飯,樣樣活都得照看到。
孔利青老師說:“希望這些孩子有一個幸?鞓返耐,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來共同關注這些孩子,也希望父母、親人能擠出時間來看看自己的孩子,定期接孩子們回家團聚。”
燦爛的笑容
孩子們見到我們,歡快地跑著、跳著,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一面面墻上,都有孩子們的畫作,可愛極了。就連上衛(wèi)生間,一個小女孩還主動伸出手,禮讓大人們。
去年,孩子們的舞蹈《數(shù)鴨子》榮獲全市第二屆殘疾人文藝匯演優(yōu)秀創(chuàng)意獎和節(jié)目三等獎。4名學生參加第三屆特奧會分別在兩人三足、吹乒乓球活動中獲獎。
5個小時,和孩子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下午。既欣喜又難過,既慶幸又遺憾。欣喜的是,有殘聯(lián)、學校和老師,這些孩子的吃、住、學有保障,不會受苦。難過的是,我們給這些孩子的關愛太少,家長們陪孩子的時間太少。慶幸的是,經過康復訓練,一部分孩子恢復了聽力,走向了社會。遺憾的是,好多孩子錯過了最佳康復訓練期。
快6點時,孩子們排隊來到餐廳吃晚飯,看著孩子們嬉笑著吃著香噴噴的包子,我們依依不舍招手告別,孩子們卻不約而同揮手示意“拜拜”。
孩子們堅強的目光,是希望更多的人去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