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小升初,一把辛酸淚”。多少家長一邊罵著小升初,一邊又不得不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考試之間。孩子考傻了,家長考暈了。有學生在論壇上發(fā)了控訴小升初的帖子,一時間響應者無數(shù),還有網(wǎng)友細數(shù)了小升初“六宗罪”。家長感嘆:學校擇優(yōu),苦了家長,毀了孩子,肥了培訓機構,獲利的是學校。
違背法律
義務教育走向了產(chǎn)業(yè)化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本應該免試入學,然而,因為小升初的搗亂,義務教育也變得市場化,逐步向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
“民辦學校這么受歡迎,就是因為有公辦學校做后盾!奔议L陳先生表示,從前兩天各民辦初中的評價就能看出來,只要是公辦學校所辦分校的改制學校,或者歸屬某公辦學校教育集團的民校,報名人數(shù)都遠遠超過招生計劃數(shù),而一些沒有“后臺”、沒有公辦學校“撐腰”的民辦學校,生源就不盡如人意了。
在陳先生看來,上民辦學校與上公辦學校的唯一區(qū)別在于收費,民辦學校收費高,而公辦學校幾乎不用花錢。
現(xiàn)在公辦學校很熱衷于辦民辦學校,或與民辦學校搞教育集團,由公辦學校的優(yōu)秀老師去教,說白了,這些民辦學;蚪逃瘓F,就是為公辦學校服務、掙錢的,義務教育已經(jīng)開始向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
違背規(guī)律
提前壓榨孩子潛能,剝奪天性
誰都知道,孩子的童年是美好的。然而,小升初卻將這一切美好斷送。鄭州市民楊先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在各個輔導班間奔波,啃著厚厚的習題集。
“我也知道,對于一個10歲左右的孩子而言,奧數(shù)的確挺難,但是不學有什么辦法?”鄭州市民林先生表示,為了能更好地輔導孩子,他也和孩子一起研究奧數(shù),孩子的習題集,連他都翻了N遍,幾乎每道題都做過一遍。
林先生有時候也想讓孩子學點跳舞、樂器等特長,可這些考學用不上。他也想讓孩子趁著假期多出去走走,但是想想激烈的小升初,還是老實學習吧。
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初中的內容,六年級開始學高中的內容。林先生也知道這樣“搶跑”不好,但是為了小升初,他必須這樣做。
助紂為虐
為培訓機構和民校偷考推波助瀾
每年的小升初,家長們和孩子們喊累,培訓機構卻樂開了花。
名校模擬考試、推薦生考試、小升初摸底考試……各種名堂的考試都與小升初有關,這也不斷刺激著家長們的神經(jīng)。最讓家長們興奮的是,培訓機構能直接和民辦初中搭上線,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可能被推薦或者考入民辦初中,這讓不少家長認為找到了捷徑,于是,大家踴躍掏錢交給培訓機構上輔導班,希望借此為孩子在名校謀得一席之位。
鄭州市民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為了讓孩子最后沖刺,王先生給孩子報了某培訓機構的考前一對一輔導班,一小時200元。
雖然這需要花不少的錢,但在王先生看來,錢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讓孩子上個好初中,花再多的錢也愿意。
當然,王先生的付出也沒有白費。他的孩子因為在某培訓機構比較優(yōu)秀,已經(jīng)提前被某些民辦學校簽約,而其他沒有被簽約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培訓機構報名參加民校偷偷組織的考試。
湮滅個性
學生被培養(yǎng)成考試機器
小升初,說好的不考試,結果,各個學校仍拿出了考題,還是神考題。
“考題是把學生往做題機器方面發(fā)展。”鄭州市民孔先生無奈地表示,上周末,民辦初中進行了階段性綜合評價,不少學校所出的數(shù)學題都超過了20道,而做題時間僅有70分鐘,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只有每3分鐘做一道題,才能將題目答完。
“學生看一道題要一分鐘,如果看不懂回頭再看,還要花一分鐘,哪有時間細想答案,寫都來不及!痹诳紫壬磥恚鲞@些題,就是讓學生看完題能直接寫出答案的節(jié)奏,估計世界上也只有機器能這樣完成。“審題、做題、檢查等這些步驟全得忽略,這分明是在培訓做題機器”。
背棄人性
高壓苦讀毫無快樂
在不少人看來,考入好的民辦初中,就意味著孩子有個好高中、好大學,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鄭州市民秦女士直到現(xiàn)在還后悔將孩子送到了某民辦初中,雖然那是眾多家長心目中的名校。
“孩子上初中后,壓力太大了,曾經(jīng)好幾次嚷嚷著要退學。”秦女士說,“在學校,每天老師拼命加壓,孩子拼命學習,完全背離了快樂學習、學習快樂的法則。孩子們會一個個變成四眼、駝背、木呆呆、弱不禁風、不辨東西的‘人才’!
折騰不止
沒有標準的招生規(guī)則
大家都知道,小升初不允許考試。鄭州市也從去年開始試水鄭州市區(qū)民辦學校“統(tǒng)一時間,統(tǒng)一錄取”。今年,鄭州市提出階段性評價要符合小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側重閱讀與欣賞、思維與應用、科學與社會、品質與能力等綜合素質評價。
然而,在不少家長看來,這個所謂的評價范圍相當于沒范圍,再看看各個學校出的神題,題量大,知識面超寬,不少學生讀也讀不懂。
還有家長直言,考卷上也沒有分數(shù),家長怎么能知道評卷是否有貓膩,高考、中考都能看成績,為啥就小升初錄取不透明?能否被錄取也只是學校電話通知,孩子到底哪方面能力突出或不足,根本是一筆糊涂賬。東方今報 記者 高冬麗 邱琦 實習生 周樂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