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城里的娃娃們,如今想看到蜻蜓幾乎不太容易。事實上,蜻蜓在地球上已經(jīng)生活了幾億年。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碩士研究生鄭大燃和導師張海春,在甘肅酒泉發(fā)現(xiàn)了生活在1.1億年前的遠古蜻蜓—巴依薩晝蜓的化石,F(xiàn)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它們和現(xiàn)代蜻蜓的模樣沒啥差別,簡直比來自星星的“都教授”400年容顏不變還牛。
1.1億年前的蜻蜓,翅膀仍完好保存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碩士研究生鄭大燃的桌上,擺放著各類動物化石。這些化石,都來自酒泉老玉門油田附近的一個地層中。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研究員張海春說,這次,巴依薩晝蜓化石是鄭大燃他們在2010年前后采集到的,一共采集到30塊左右。這些遠古的蜻蜓化石,沒有身體,只有翅膀—有完整的翅膀,也有翅膀碎片。
為什么只有翅膀沒有身體呢?張海春分析說,1.1億年前,巴依薩晝蜓死后,落在湖泊里,它們的身體有可能很快就變成了魚的美食,而翅膀剩了下來。
另外一種可能是,蜻蜓的身體特別容易腐爛,而翅膀比較堅硬,被火山灰掩埋后,變成了化石。“死亡后,蜻蜓的身體容易破碎分解,所以很多蜻蜓化石都只是"部分"。”張海春說。
它們和現(xiàn)代蜻蜓的模樣基本一樣
巴依薩晝蜓和現(xiàn)代的蜻蜓有什么區(qū)別?鄭大燃說,如果用肉眼來看,其實沒有什么區(qū)別,個頭和現(xiàn)代蜻蜓也差不多。只是它們已經(jīng)滅絕了。
“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甘肅酒泉發(fā)現(xiàn)的化石,和遼寧西部的熱河生物群都差不多的。”鄭大燃說,這說明,酒泉的古生物生活年代和遼西熱河生物群的生活年代差不多。
讓專家們感到疑惑的是,遼西熱河生物群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恐龍化石,還有珍貴的帶毛恐龍化石,而酒泉沒有。“這也許是兩地的環(huán)境不太一樣。也許1.1億年前,遼西的環(huán)境更好,生物種群就更豐富。”專家說。
深度追問
這些古蜻蜓從哪里來的?
從俄羅斯“搬家”,輾轉到達中韓兩國
張海春說,之前在俄羅斯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2000多塊巴依薩晝蜓化石,從地質年代來看,它們生活在1.2億年前—1.15億年前;另外,蒙古、韓國、北京也有發(fā)現(xiàn)。
“蒙古 、中韓的巴依薩晝蜓,生活年代都差不多,大約是1.1億年前。”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海春說,從現(xiàn)有的化石來看,巴依薩晝蜓在不斷“搬家”,地盤不斷擴大。
從目前資料分析,它們先從俄羅斯遷徙到蒙古,后來又遷徙到了中國和韓國。
這種蜻蜓怎么滅絕的?
與恐龍同時期,滅絕原因成謎
時光倒流到1.1億年前,古特提斯洋穿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甘肅酒泉溫度宜人,這里有清澈的湖泊,湖邊生活著各種居民。盤旋在湖面的,就是巴依薩晝蜓。
它們曾經(jīng)在地球上生活了1000萬年左右。張海春說,蜻蜓在距今3億年前后出現(xiàn),到了中生代時期,蜻蜓們的“個頭”也逐漸變大,成為當時空中的“霸主”。巴依薩晝蜓生活的時代,它們已經(jīng)變成了一群體態(tài)輕盈的小昆蟲,它們飛在湖面上,還會偷吃湖里的小動物。“它們一直是肉食動物,和恐龍曾經(jīng)生活在同一個時期。”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它們的滅絕?“巴依薩晝蜓是怎么滅絕的?目前,我們也不清楚。”張海春說。
新聞延伸
中國最大蜻蜓化石
個頭比現(xiàn)在大一倍
遠古蜻蜓比我們想象中大得多。張海春在內(nèi)蒙古寧城縣道虎溝地區(qū),找到的中國最大的蜻蜓化石,如果張開雙翅,總長達22.5厘米。它生活在1.65億年前,是目前我國已知蜻蜓中“個頭”最大、世界第四大的蜻蜓。張海春把這種蜻蜓命名為“趙氏修復蟌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