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訊(記者楊鳳臨)羅女士與張女士原是同事,幾年前,張女士給了羅女士50萬元后,住進了羅女士的房屋。5年后,羅女士訴至法院,稱50萬元是借款不是購房款,要求收回房子。近日,一中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認定了雙方的買賣合同關系,駁回了羅女士的訴訟請求。
>>案情
軍產(chǎn)房過戶引發(fā)糾紛
羅女士于90年代初與姜先生同居,1997年姜先生取得了其所在部隊轉讓的一套軍產(chǎn)房,即涉案的301號房屋。2004年末,姜先生去世后,羅女士與姜先生的子女簽訂了《家庭遺產(chǎn)分割協(xié)議書》,約定羅女士分得其中兩間,其子女分得其中一間。
2008年12月13日,羅女士與姜先生的子女又達成了《房屋作價分配協(xié)議》,通過羅女士出資給4個子女的方式將房屋過戶到了羅女士名下。
當天,羅女士向張女士出具了一張字條,載明:“我自愿將301號住宅一套由張女士繼承,房屋全部歸張所有!绷硗。羅女士還出具了一份收條,寫明:“收到張女士房款(301號房屋)人民幣50萬元整!
隨后,羅女士將房屋的全部手續(xù)移交給了張女士。2008年12月底,張女士搬入了301號房屋,并對房屋進行了裝修。不料2013年3月,羅女士以拜訪名義進入301號房屋,拒不離開,占據(jù)該房至今。
>>爭議
50萬是借款還是房款
從2013年5月至今,張女士曾兩次分別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和返還原物糾紛為由將羅女士訴至法院,兩案均以撤訴告終。而羅女士也曾于2013年12月底以返還房屋手續(xù)為由起訴,不久后羅女士也撤訴了。2014年3月雙方再次因為301號房屋訴至法院。
羅女士在一審中起訴稱,2008年12月13日,雙方達成的是房屋抵押借款意向,張女士擔心羅女士無力償還,故以繼承的名義將其房產(chǎn)抵押給張女士并借款50萬元。羅女士稱她找張女士借款50萬是為了補償4名子女,從而獲得該套房屋的所有權。但5年后,她欲歸還50萬,要回房子時卻遭到拒絕,因此起訴張女士。
面對羅女士的起訴,張女士則表示:“雙方確實不存在遺贈關系,而實際是房屋買賣關系,這有當時簽的字條為證!绷硗猓瑥埮窟在一審中提出了反訴,認為羅女士在交付房屋5年后強行占有房屋,影響了其使用,要求法院確認雙方的房屋買賣合同有效。
>>判決
認定房屋買賣關系
一審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雙方均認可“羅女士遺贈301號房屋”是虛假意思表示,故該虛假意思表示應屬無效。雙方雖然沒有簽買賣合同,但房屋系羅女士自愿有償轉讓的,張女士已支付了雙方約定的50萬元,且已經(jīng)實際使用多年,該軍產(chǎn)房是尚未建立上市準入制度,處于暫時不能交易的狀態(tài),因此在301號房屋未辦理完上市準入手續(xù)之前,張女士對該房屋享有占有使用的合法權利。一審法院判決駁回了羅女士的訴訟請求,同時駁回了張女士的反訴請求。
二審中,羅女士反復強調,雙方實際上是以遺贈的方式進行抵押借款的關系,而非房屋買賣合同關系,50萬元的錢款明顯低于當時房屋的市場價值。二審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羅女士雖主張是借款關系,但無法提供證據(jù)證明。最終,二審法院駁回了羅女士的上訴請求,維持了一審判決。